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多波(Dopol)村---孩子的心聲



打從我出生時,台灣的生活條件就已經非常好。在這樣物質條件中成長的我,很難想像「貧窮及困苦」。真正自立更生、完全獨立是在讀博班時,當時因為在偏遠的鄉間就讀,沒有什麼機會消費,且經常為了要節省所以三餐與生活都非常簡單,偶爾家人還會物資供給,生活也不算太難過。雖然想一想,還是覺得當時的自己滿苦的。但這次到了泥泊爾,我才知道,什麼叫做貧窮與困苦。雖然以前曾至雲南,也看過少數民族窮苦的生活環境,但畢竟那是6、7年前,現在的雲南因為觀光興盛,已經大有進步了。反觀泥泊爾,在首都加德滿都,依舊是隨處可見破舊、無水、簡陋,連國際機場也是如此。看著街上孩子在乞討,心裡更是不捨。初訪雪地之光時,被簡陋的校舍嚇一跳,但朋友告訴我,能住在這裡的孩子,比在街頭流浪的乞丐兒好上百倍且幸福許多,因為,仁波切給了他們受教育與脫離生生世世貧窮困苦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幾天,我慢慢能體會朋友所言,也逐漸將異樣的眼光校正,用更寬廣的心來看待與體會眼前所見的人事物。感謝雪地之光的孩子給我這麼棒的機會能夠接近他們,並由他們身上獲得心靈的刺激。
在義診的空檔,在徵求學童的同意之下,我戴著相機四處拍攝。這些孩子非常的open mind,在鏡頭下總是開懷大笑。我的學妹麗芳提醒我牆面上的一張照片,照片中寫著多波村孩子們的心聲,底下還有簽名,我猜那應該是仁欽仁波切的親筆簽名。看著看著,彷彿照片中的孩子在對我說話,我當下其實有點哽咽,但因為旁邊有許多孩子圍觀,所以我強顏歡笑的對著他們微笑,並告訴他們:加油!

回台灣後,我去圖書館借了一部電影「喜馬拉雅」,故事的地點就是「多波(dopol)」。故事中老酋長問他在寺廟中喇嘛的次子為何願意回家來幫忙他趕著犛牛運鹽去大麥之鄉交換物資,他的次子回答:因為我想起我的上師許久前告訴我的一句話,當人生面臨兩條路時,要選最困難的那條路去走。這句話,正好讓我想起在與仁欽仁波切聊天時,他說他也曾想過像其他的仁波切一樣接受富裕的家人的供養,住在別墅中,出門開著BMW,但每每想到村民困苦的生活與這些孩子時,他選擇辦學教育這條路,雖然這條路很辛苦,但這可以改變這些孩子們的未來。雖然,我對藏傳佛教一知未解,但暫時將宗教的考量或因素拋開,我認同仁波切對辦學與教育的想法和理念。仁波切應該選了最困難的路,這條路雖然難走,但只要方法對了,心意堅定,有朝一日一定可以獲得廣大的迴響與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